工作室搭建平臺,專家接力傳幫帶精準扶貧再結碩果
全媒體記者 馮茜
本報訊 近日,從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人民醫院傳來好消息:在慈溪市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陳建強專家工作室”的幫扶下,該院一臨床科研課題獲得了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基金項目立項,這是該院在科研立項方面首獲突破。
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長期來,黔西南地區在基礎設施、經濟水平、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與東部沿海地區有一定差距。缺醫少藥,人才稀缺等因素,更是制約著當地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三年前,一場“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給當地帶來生機與希望:2017年起,我市人民醫院與黔西南地區開啟精準幫扶、醫療支持之路。2018年,市人民醫院開始幫扶安龍縣人民醫院;2019年5月,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陳建強專家工作室”正式落戶安龍縣人民醫院。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好消息頻頻傳出:5月,安龍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被授予安龍縣首個醫療衛生重點學科;8月,安龍縣人民醫院申報的《采用射頻等離子、免疫療法、唇肌訓練綜合治療兒童鼾癥》課題,被列入2020年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科學技術基金項目立項名單當中。
對一家縣醫院來說,科研立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幫助科室提升科研能力? 陳建強主任在幫扶中發現,當地患腺樣體肥大的小患兒不少,而這種疾病,早在十年前慈溪就已利用射頻等離子微創手術來治療,且獲得不錯的效果。但僅僅利用這一點,顯然在十年后的今天不足為奇。“手術治療僅僅是一方面,還有后續的康復,如何利用康復治療來鞏固手術效果?是否能借鑒兒科領域的免疫治療法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率?能否借助口腔科領域的唇肌訓練改善顏值?”就這樣,在陳建強主任與當地醫護的一次學術探討交流中,擦出了學術思維的火花。
“這次能獲得科研立項,真是要感謝慈溪專家,感謝陳建強主任,他們傾囊相助,手把手幫扶,給我們帶來這樣的驚喜和變化!”安龍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耿雪淵的語氣激動又興奮。
耿雪淵直言,多年來醫院在臨床科研方面力量薄弱,至于科研立項,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次一舉獲得省級立項,太振奮人心了,干勁兒也更足了!”
陳建強是慈溪市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先后獲得寧波市最高科學技術獎、寧波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去年還被貴州省聘為“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核心專家”。在他看來,對口幫扶就要“優中選優、方向精準”,“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要真正幫助受援科室提升醫療技術水平,解決當地群眾看病難問題。
在專家工作室的指導下,當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組建了聽覺功能測試室、前庭功能測試室、耳鼻咽喉內窺鏡室、睡眠呼吸監測室等,并組建了眩暈診療中心。以專家工作室為平臺,通過傳幫帶教,科室醫療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幫扶開展三、四類手術近10項,當地群眾求醫問藥,既避免路途奔波,還節省看病費用。
成績的背后,離不開一群默默奉獻的“幕后英雄”:幫扶1年半來,以陳建強為首的專家工作室團隊成員扶貧接力,先后派出熊華、魯杰、鄒堅定、龔梁、張思聰等7名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專家、骨干輪流駐扎安龍,開展專題學術講座、專題輔導、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手術示教、門診坐診等一系列精準幫扶措施。
期間,慈溪市人民醫院醫療健康集團也邀請安龍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業務骨干來慈溪進行學術交流及研修,幫助當地醫院培養一支留得住、業務強的醫療技術人員隊伍。
陳建強還表示,受援科室成為重點學科不是幫扶的終點,接下來將一如既往從臨床技術、科研教學、學科建設等多方面進行幫扶,進一步提升醫療技術水平,切實緩解當地群眾看病難問題。